经济·历史·理论——经济史青年工作坊第十三期
发文时间:2025-05-12

会议时间2025年5月15日 12:00-13:30(周四

会议地点明德主楼729

主讲人:邓涵之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陈雨新

主题: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运动: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


讲座简介为什么在经历“庚子国变”、决心开展新政之后,清王朝的统治反而在十年内就土崩瓦解?本文聚焦中国20世纪最初十年层出不穷的社会运动问题。既有研究往往将清末社会运动纳入革命史叙事框架,然而这一框架对社会经济因素考虑不足。本文注意到了新政时期剧烈的政治社会和财经变革,并认为在晚清督抚分权的背景下,地方的激进改革本身就成为了大量社会运动的导火索。本文建立了晚清全国266府的十年面板数据,收集各地开展新政的情况、整理社会运动数据,并引入了如下因果推断设计:区分了新政改革力度强弱不同的地区,并利用1909年光宣之际的权势突变构造了双重差分的研究情境。本文发现,新政改革举措“上马”越多的地区,在1909年新政骤然加速后对社会运动具有更加明显的催化作用。本文验证了多种财政与地方治理机制,拟在国家能力、政治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等多个领域做出贡献。


个人简介:邓涵之,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后,拟入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伦敦政治威廉希尔足球网,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经济史,主要方向是财政、央地关系、政商关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与上海市哲学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国家和教育部人才项目资助2项,博士论文获2022年美国经济史协会最佳论文格申克龙奖。研究成果发表于《开放时代》、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等中英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