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理论”研讨会暨《新宏观经济学》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发文时间:2025-07-25

2025年7月19日,“现代货币理论”研讨会暨《新宏观经济学》新书发布会在威廉体育唯一官网明德主楼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威廉希尔足球网、中央编译出版社和教育部“101计划”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虚拟教研室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威廉希尔足球网协办,吸引了来自威廉体育唯一官网、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10多所高校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业界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的参与。会议围绕“现代货币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1.jpg

上半场的新书发布会由威廉希尔足球网党委副书记范志勇教授主持,现代货币理论创始人之一、《新宏观经济学》作者之一、巴德大学列维经济研究所教授、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荣休教授L. Randall Wray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副社长张远航先后致辞,威廉体育唯一官网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贾根良,威拉姆特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美国制度思想学会主席梁燕,刘易斯与克拉克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巴德大学列维经济研究所研究员Eric Tymoigne依次发表主旨演讲。

2.png

L. Randall Wray教授的致辞首先指出,《新宏观经济学》是力图秉承凯恩斯本人的经济思想、存量—流量一致性框架以及现代货币理论的全新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其次,他从三个方面向中国读者介绍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本思想。第一,主权货币发行者可以使用其规定的记账货币偿还债务,不受传统意义上的预算约束的限制,不会耗尽自身发行的货币。从逻辑上讲,主权政府必须先支出,然后才能征税,政府支出创造了可用来纳税的收入或货币。从实践上看,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合作确保了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二,现代货币理论主张功能财政,强调资源的可得性。主权货币国家实际上面临资源约束,它应该关注政策的通胀潜力,通过税收等政策将实际经济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第三,预算结果并非相机抉择,在宏观经济层面,这取决于国内私人部门与国外部门之间的收支余额。如果政策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促进经济增长,提振消费者信心,那么私人部门的储蓄可能会减少,赤字也就随之降低。总之,在L. Randall Wray教授看来,现代货币理论为分析主权货币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框架,深入理解该理论有助于制定更加明智的政策。

3.png

张远航副社长在致辞中表示,《新宏观经济学》这部近百万字的巨著翻译出版历经艰辛。他指出,作为中央编译出版社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新宏观经济学》基于现代货币理论的分析视角,不仅弥补了主流宏观经济学的不足,而且提供了一个更贴近现实、更具批判性与多元化的宏观经济学框架,意义重大。他对中央编译出版社能够参与推动《新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深感欣慰。张社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央编译出版社多年来在出版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其在经典文献出版领域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创新业务,并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踊跃向中央编译出版社主办的学术刊物提供优质稿源,共同助力中国经济学研究迈向更高的水平。最后,张社长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4.png

贾根良教授的主旨演讲从翻译过程、本教科书特点、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在解决当代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挑战中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对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五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了《新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及其重要现实意义。他指出,从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来看,《新宏观经济学》构建了可被称为演化宏观经济学的新范式,具有多重开创性意义:它是第一本容纳西方正统和非正统内容和观点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第一本综合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第一本现代货币理论学派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第一本达尔文主义经济学研究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就该书的现实价值而言,其理论框架不仅为世界各国应对当前的三大重大挑战(气候变化、社会分裂、逆全球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洞见,而且对我国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工具和政策启发法。贾根良教授特别强调了该书所依据的现代货币理论在构建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方面的独特价值。他指出,与西方国家原生性的经济思想起源于家庭经济管理不同,宏观经济管理是中国原生的经济思想,比西方国家早了近两千年;源远流长的常平仓政策实践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就业保障理论的提出产生了直接影响;而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物资驱动货币”理论是对现代货币理论学派的独特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以现代货币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政策建议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基础。

5.png

梁燕教授的主旨演讲聚焦于现代货币理论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重点探讨了与此相关的全球失衡和国际收支约束两大问题。她指出,中国和欧洲债权国持续保持顺差,而美国则出现了相应的逆差。现代货币理论对此提供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认为这反映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净储蓄意愿;当世界其他国家不再需要美元资产,失衡将消失。梁燕教授认为,这种解释虽然能够很好地透视全球经济动态,但仍具有局限性。比如,它没有突出当前国际金融架构在形成失衡方面的作用。就此而言,梁燕教授表示,现代货币理论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货币等级的概念(即金融积累、贸易流动和宏观经济动态之间的联系),深化我们对阻碍或促进全球发展的力量的理解。梁燕教授随后回应了学界对现代货币理论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稻草人”批判。在她看来,现代货币理论强调实际资源约束,警示以外币借款的风险,并主张通过加强货币主权、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资源以及进行战略性投资来提高国内产能,从而减少对外币借款的依赖。因此,现代货币理论能为发展中国家克服其面临的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提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6.png

Eric Tymoigne教授的主旨演讲关注公共债务的宏观经济学,从现代货币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公共债务的本质和可持续性等问题。他首先概述了公众对公共债务普遍存在的七种担忧。这种关于公共债务的主流观点的政策含义在于,实现财政盈余是至关重要的政策目标,实施何种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取决于它们对公共债务的影响,且如果政策制定者增加开支,它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削减开支或增加税收。紧接着,Eric Tymoigne教授运用美国数据逐一驳斥了上述传统看法,并提出了关于公共债务的七个特征事实:赤字是常规;公共赤字对应私人部门盈余;财政收支与利率没有相关性;赤字与通胀无关;赤字帮助稳定经济;利息在政府总支出中的份额与公共债务无关;不能将主权政府类比为家庭。基于此,Eric Tymoigne教授阐述了现代货币理论对公共债务的解释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政府应该依据税收和支出政策的经济可行性和影响,来制定税收结构和确定支出的优先顺序,以实现公共目的,帮助解决失业、不平等等社会经济挑战。

7.png

下半场的学术研讨会由威廉希尔足球网经济思想史教研室主任李黎力副教授主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袁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王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李慧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威廉希尔足球网讲师兰无双和北京理工大学威廉希尔足球网助理教授何增平依次发言。

8.png

袁辉老师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分析了私人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和稳定币的性质。后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表现为等级制度和中心化趋势,在货币数量和货币形式上同时具有内生性。以此为观照,袁老师认为,比特币试图实现的“完全去中心化”和“不依赖信任”违背了货币的本质,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更接近投机性加密资产。而稳定币由于以真实的资产储备为担保,且其运行架构本身具有中心化组织和管理特征,因而具备成为货币的潜力,有望成为现行货币体系的重要补充。但稳定币的发展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

9.png

王娜老师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评析了现代货币理论,比较了两种理论体系的异同。首先,二者在货币本质方面存在根本分歧,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国家的产物,其价值取决于货币的抽象财政能力及其支持的调节等级制度,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货币是交换过程的自发性产物,是一般等价物。其次,二者在货币的内生性方面存在一致性,并在相关理论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如现代货币理论关于纸币和信用货币的见解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分析提供有益的补充。最后,王老师强调,推动这两种货币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李慧青老师对中国的就业保障计划进行了模拟研究。她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部门、生产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府和外国部门的六部门模型,并额外引入房地产产业。在进行参数校准之后,李老师设计了九类政策模拟情景,评估了不同政策路径在中长期内对收入与财富分配、总需求结构与宏观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就业保障计划在改善收入与财富不平等方面最具优势,同时兼具稳定物价、促进增长与防控风险的多重政策效应。据此,李老师提出,在未来财政政策设计中,应该系统性考虑并实质性推进以就业保障计划为核心的结构性财政路径。

10.png

兰无双老师基于现代货币理论,分享了他关于如何实现工资引导型增长的思考。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工资导向复苏”理论,将工资停滞视为经济复苏的根本障碍,主张重构工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模式,兰老师将现代货币理论的重要见解与卡莱茨基有效需求理论结合起来,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还就此延伸出马克思—凯恩斯—熊彼特问题,认为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国家经济发展阶段问题、国际分工和国家发展战略选择问题和新李斯特主义功能财政论,以期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支撑。

11.png

何增平老师运用宏观、中观和微观数据,结合现代货币理论的部门收支恒等式,考察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投资主导的特征。这表现为,在实物流中,投资始终占据着总需求的最大份额,而在货币流中,非金融企业部门长期处于赤字的状态。一旦抑制投资,在缺乏替代性的需求增长来源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利润会减少,从而增加其金融脆弱性。因此,何老师认为,总需求不足与金融不稳定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总需求缺口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

12.png

《新宏观经济学》一书的翻译出版是现代货币理论学派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助于系统地介绍和传播现代货币理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形势下,现代货币理论对于理解和应对国内外诸多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未来亟需深化对该理论的研究,推动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创造性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